编辑
2024-01-20
创业手记
00
请注意,本文编写于 241 天前,最后修改于 222 天前,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。

做《口味实验室》这个系列的视频,一开始的灵感源于自己失业后,每天都要一边想着创业,还要一边带娃煮饭。煮着煮着,就熟能生巧了,没想到这煮饭还挺让人上瘾。再加上给小猪妹投喂了一些她没吃过的东西后,她就会疯狂要求每天都吃,一直吃,吃上好长一段时间。这又逼得我不得不用常见的食材,去想办法创造一些不一样的吃法。

直到有一天,我用青瓜来给番茄酱虾提升清脆口感的时候,我突然意识到我应该好好思考下,“口味创新的本质是什么”这个问题。创新的本质,无非就是找到事物更底层的规律,来重新构建上层事物的形态。用理论来说就是解放思想,第一性原理等等。这个我擅长啊!做互联网创新和管理这么多年,如果把这套经验迁移到做菜上,可以深入研究下影响做菜口味的基本因素。基于这些因素和底层规律,就可以自己创造很多特别的菜和口味,感觉很有意思啊!在商业模式上,可以把这些菜拍成视频,投放带食品相关的货。吃,相对来说是个高频的需求。如果顺利的话,持续把优质内容沉淀下来,就可以形成长尾效应,持续复利。简单思考后,《口味实验室》这个系列就确定下来了,值得去试一试。

《口味实验室》系列的第一个视频,我决定做潮汕特产橄榄菜,用面包片来包着橄榄菜吃。这个视频,其实也是受到了小猪妹的启发。她对面包片涂番茄酱吃上瘾了,于是,我想把番茄酱换成橄榄菜给她试试。我也是有考虑过,做视频带货的价值到底在哪里。视频带货,除了是单纯的卖货,还能不能有其他的什么价值?我思考的结果是给商品附带上情绪价值。给商品附带上情绪价值,这其实是《爆款文案》这本书里面提到的核心观点,对我很受用,非常推荐去看看这本书。视频本身作为一种信息载体,也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。做视频,其实就是在创作。只不过现在视频太常见,反而让人忽略了它的文化属性。事实上,视频也是一种作品,是作品就可以融入一些情绪或者价值观上的表达。基于此,我想着,除了介绍食材和口味制作之外,还可以在其中表达一些饮食文化的内容,来增加商品的情绪价值。对于《面包片·橄榄菜》这个视频,我想在其中表达是一种味道的传承,父母对食物的选择决定了孩子童年的味道,而传统的味道就是这样传承下去的。

我花了差不多两个星期的时间去做这个视频。虽然在这之前也有刷抖音啥的,那会也没感觉做视频会有多难。真正到自己做的时候,才知道这短短的一分钟,做起来是这么费力。这第一个视频,从拍到剪,整个过程劳心劳力,踩了很多坑。一顿操作猛如虎,结果播放量才850!

哈哈哈,虽然这个结果早有预料到,但看到这个数字还是挺打击人的。做视频,确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,小小的视频中包含了很多门道,记录下自己踩过的一些坑吧:

  1. 视频成片只是最后的结果,在这之前还有很多的环节和流程不可忽略,特别是脚本设计这个环节。

短视频,可以看做是极度简化了的电影,自然也适应电影工业的制作经验。电影工业制作电影,至少需要建立一套包含编剧-脚本-分镜-拍摄-后期等环节的流程。我踩的第一个大坑就是没有写脚本(剧本),脑子里大概想了一下剧情,就开始吭哧吭哧拍视频。结果拍了很多视频,到后面剪辑的时候,才发现很多素材不好用,或者是缺了一些镜头。只能剪一会,又得想办法去补拍。来来回回,效率很低。而且,要补拍的时候,第一现场已经没了,很多时候也没办法补到想要的镜头。这时候,只能改剧情,思路不断调整。这样整体视频制作的成本很高了,效果一般也不会很好。

  1. 视频制作的技巧可以快速补充,但缺乏好的视频审美是致命的。

第一次用剪映做视频,工具不是很熟悉,花了两个星期才把第一个视频做出来,其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习剪映这个工具要怎么用。剪映这个工具功能挺多的,想要剪出好的效果,还是得好不少时间去学习这个工具。但,无论工具的功能再多,早晚都是能研究透的,比较难的是得知道什么样的视频才是好视频。你得有对好视频的评判标准,有这个审美能力,你才有可能用工具做出好的视频。这个就要靠经验和感觉了,最快累积的方式就是参考最佳实践,学习最佳实践。你得找到你想要做的视频风格,找到这个领域中做的最好的视频,去观察去研究去学习它。看看它到底好在哪里,自己来做的话,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出这样的效果。我在这两个星期,大量看了美食赛道的博主,总结他们视频的特点,从中学习提取自己想要的风格,然后不断思考学习。

  1. 确定指标,比如做这个视频,你追求的是质量还是效率?这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取舍。

我这第一个视频,其实是想做质量的。本来我以为做个视频,最多两天也就差不多了吧,没想到自己花了将近两个星期才勉强做完。做到后面,其实我是没耐心了,为此也舍弃了一部分的质量。对于我这新号的起步阶段来说,质量不是最重要的,能够做到七八十分,应该也算超越整个平台80%的人了,没必要为了进一步花费巨大的代价。在起步阶段,效率和稳定的出品,才是我应该追求的。目前,主要还是在解决效率的问题,至少要保证每天一个视频的出品速度才行。

  1. 如果是长期需要的能力,应不应该现在花多一点时间去锻炼?

在配音的问题上,我比较纠结。从长期来看,后面可能要做自己出境,或者直播等等,口播能力是必要的。目前来看,自己来给视频配音的效果并不好,比起剪映的ai配音,简直就是被按在地上摩擦。虽然上大学的时候也做主持人,当老师讲课,上台演讲什么的信手拈来。但干了十年程序员,这十年里,说的话很少很少,早就没了那个语感,重新培养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。想来想去,考虑到这个能力的必要性,还是得重新练起来,就花了很多时间在配音的联系上。而结果也看到了,效果还是很差。是否还要继续坚持自己配音,可能还是得考虑下,比如做个对比测试之类的。

  1. 剪辑视频,可以把拍好的素材先做个粗剪,把整体的框架建立起来,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。

在剪辑视频的时候,不要过早去扣视频的细节。过去去扣细节的话,后面整体框架变了,前期扣的细节可能就不需要或者得重新调整,这样其实是在浪费,没必要的。

先记录这么多吧。第一个视频数据这么差,也没得时间让自己烦恼。仔细复盘一下,马上开始下个视频的试验,毕竟时间有限。

如果对你有用的话,可以打赏哦
打赏
ali pay
wechat pay

本文作者:Jianan

本文链接:
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© 2012-2023 Jianan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